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
*海女不在海裡
海女傳奇 流傳四千年
四千多年前,當三重縣伊勢神宮的祭祀大典出現由海女所獻出的海鮮貢品時,海女的存在就得到證實。
進一步根據考古遺跡和記錄研究,海女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第四世紀,存在目的是為了採珠,其次才為了尋捕海底食物,如牡蠣、鮑魚等珍貴貝類,雖然也有少數男性從事這項職業,不過仍以女性居多。
三重縣伊勢志摩靠海為生的家庭,經濟來源多仰賴丈夫出海捕魚、妻子潛水採貝,為什麼由女人擔任潛水的角色?古時流傳的說法是,女人的脂肪較男人豐厚,在沒有專業潛水衣可以保溫的年代,想要長時間潛水並且抵禦大海的溫度者,唯有女人。
海女是終身職業,從小女孩開始的十一、十二歲就要開始接受訓練,到了三十至四十歲,無論體力或技術皆達巔峰,然後,一直做到六十五歲才能退休,目前最高年齡的海女已經八十多歲,聽說偶爾興起還會「下海」一番。
因為這碗飯實在太難捧了,日本的海女人數已在逐漸銳減中,以海女數量極多的伊勢志摩來說,現存海女約一千六百人,比起十年前少了五百人,二十出頭的年輕海女更是少見,因為價值觀的改變,越來越少人願意從事這辛苦危險的工作。
當老海女走了,而新生代海女不再出現時,這個數千年前就開始的傳奇,恐將成為神話。
比較適合遊客自己下去玩的潮間帶:
澎南區在鐵線井垵一帶的海域
以及前寮海域
馬公市郊的西衛潮間帶
白沙鄉水族館的岐頭潮間帶
這些地方都很安全也有平坦的潮間帶。
讓遊客自己下去抓抓螃蟹螺貝,要穿著防滑及防割傷的鞋子比較理想!
膠鞋是澎湖人上潮間帶的必備,遊客可能不會特別準備。
可以穿防滑的涼鞋,不要穿夾趾的藍白脫,容易跌倒。
另外如果是下午四點以前去潮間帶,
則一定要防曬、攜帶飲水;因為你們只是下潮間帶玩玩
不是真的去撿大量螺貝,所以就不用準備什麼工具了。
上面提的幾處海域是生態真的很豐富的潮間帶。
如果遊客比較常去又安全的潮間帶,就是奎壁山潮間帶囉!
那裡不但安全又很多遊客,可惜那裡的生態比較不豐富,以石頭跟珊瑚為主。
奎壁山主要豐富的生態潮間帶區會是在比較危險的奎壁山東北海域。
奎壁山當地的住民都去那邊撿拾螺貝,不過遊客只要在奎壁山沙灘區的潮間帶就可以了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